|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7

题名/责任者:
文学人类学新论/唐启翠,叶舒宪编著
出版发行项: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1
ISBN及定价:
978-7-309-13728-6 精装/CNY78.00
载体形态项:
1册;17cm
丛编项: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丛书
个人责任者:
唐启翠 编著
个人责任者:
叶舒宪 编著
学科主题:
文化人类学-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
C958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从学理上阐明为什么文学研究发生人类学转向,而文化人类学方面为什么出现文学转向(人文转向)。文学人类学是20世纪后期的跨学科研究大潮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孕育其生长的潮流可概括为两个学科的研究转向:一是文化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人文转向);二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文化转向)。陈述人类学的文学转向,说明这种学术转向基本改变了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从以往一味效法自然科学的“人的科学”旧范式,转向效法哲学解释学和文学批评的“文化阐释学”新范式。从学术史脉络上梳理两大学术转向,注重将文化视为一种符号文本的阐释人类学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如代表人物格尔兹的“厚描”理论如何受到美国文学批评家肯尼思?伯克的影响。再如“写文化”讨论中文学研究界提供的启示等。由此引申出人类学前沿性争论:民族志写作的文学性、民族志传记的诗性等。在此基础上,梳理中国文学人类学近三十年的理论演进:其一是范式转向: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其二是文化文本的立体建构与阐释。其三是文、史、哲、宗教等不分家的“神话历史”整合性视野。其四是对大、小传统重新划分和界定的学术理念。其五是符号编码N级系统论。从前文字的图像,到甲骨文产生,再到先秦经典的出现,分别从先后发生的程序考虑,把文化文本的看成历史性生成的。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C958/1 504530075   盘城街道—盘城街道自有     可借 盘城街道自有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