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1

题名/责任者:
明代保甲制研究/薛理禹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ISBN及定价:
978-7-5203-5897-2/CNY56.00
载体形态项:
176页;24cm
并列正题名:
Bao-jia systems in the Ming dynasty
个人责任者:
薛理禹
学科主题:
保甲制度-研究-中国-明代
中图法分类号:
D693.62
中图法分类号:
D693
一般附注: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项目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规划项目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AZD171)“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与社会秩序研究”中期成果之一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系统研究明代保甲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明代中叶,黄册载籍日渐失实,官府对于户口的实际控制每况愈下,加之明初建立的卫所系统趋于瓦解,面对纷至沓来的内乱外扰,官府往往疏于防范,疲于应对。嘉靖之前已有不少地方官员尝试推行保甲法以加强户口管理,查举不法行为。嘉靖年间,在地方官员的大力推动下,保甲制大范围兴起并逐步完善。隆庆、万历年间,保甲制在全国南北各地进一步施行,尤其是沿海沿边地区因形势需要,推行范围广,执行力度大,相关条款具体细致。保甲制于打击盗匪、维护治安乃至防灾救灾方面均具有一定功效,但其立法与执行各环节也存在诸多弊端,在基层的实施效果往往因官吏敷衍、胥役营私和民众消极抵制而深受影响,有名无实,甚至沦为扰民恶法。终明一代,保甲制基本上系地方官员应对治安形势的权宜之计,兴废无常,朝廷并未着手建立适用全国划一推行的保甲法。清廷入关后承继明代保甲制,多次下诏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施行,保甲制在全国范围方显常态化。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D693/91 504651970   葛塘街道—葛塘街道自有     可借 葛塘街道自有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