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1
- 题名/责任者:
- 20世纪美国绘画中的物/王赟平著
- 出版发行项: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
- ISBN及定价:
- 978-7-5520-3553-7/CNY48.00
- 载体形态项:
- 15,220页:彩图;21cm
- 丛编项:
- 汇炬丛书
- 个人责任者:
- 王赟平 著
- 学科主题:
- 绘画研究-美国-20世纪
- 中图法分类号:
- J205.712
- 中图法分类号:
- J205
- 责任者附注:
- 王赟平,高校教师、画家、平面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同济大学哲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访问学者。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第197-203页)和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试图探究什么是物,并分析绘画中出现的技术物在20世纪美国不同阶段的艺术中发生了哪些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何以能够发生,进而映射出人与物关系的何种变化。作者运用图像学分析、形式主义分析等手段,对绘画中的物进行了艺术学和社会学的考察。20世纪初,爱德华·霍普、安德鲁·怀斯等美国艺术家延续了传统绘画中人与物分离、物从属于人的方法,通过象征的途径传递艺术家的声音。随着宏大叙事的衰落,物在绘画中的象征功能受到了质疑。自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开始,物被推向艺术的前台,开始挑战艺术传统中神或人的主体地位。到了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作为绘画对象再现的物全面消解、隐退,画家转向了对材料、色彩、肌理、基底等物性的关注。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逃离物本身转而追求绘画物性的精英性与思想性的尝试。此后,通过波普艺术,物实现了对艺术的统治。在消费社会、流行文化的背景下,物在绘画中由象征走向了符号,完成了艺术与消费的共谋。波普艺术之后,新表现主义等绘画实践尝试摒弃消费社会借助物的力量对绘画进行的控制,超越物体系,围绕身体、死亡、身份、种族、政治等元素,走出了一条新的绘画艺术道路。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J205/57 | 504657314 | 大厂街道—大厂书屋自有 | 可借 | 大厂书屋自有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